反腐专题片何以引发关注******
多地纪委全会召开前后推出警示教育片 大力营造严的氛围
反腐专题片何以引发关注
本报记者 韩亚栋 管筱璞
1月28日,春节假期结束后首日,湖南省十二届纪委三次全会现场播放了专题片《忠诚与背叛——2022湖南反腐警示录》;当晚,《一严到底——贵州正风肃纪反腐》在贵州卫视开播。此前,江西、广西、海南等地也纷纷推出《“赶考”路上》《清廉建设 勇毅前行》《利剑护航自贸港》等专题片。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正风肃纪反腐实践成果转化为警示、教育、宣传资源,有助于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增强对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的价值情感认同。专题片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反映了干部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认可,更饱含着公众对持续深入正风肃纪反腐的新期待。
释放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永远吹冲锋号的强烈信号
酒以百箱计,烟以千条计,家成了烟酒店铺,自己俨然就是烟酒老板——《忠诚与背叛》中,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原书记赵应云出镜忏悔:“这三年时间在农信社,是被烟熏倒的,是被酒醉翻的。”
在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工作期间,赵应云在干部职务晋升、贷款发放等事项中,大肆收受礼金、烟酒、购物卡等,小到几千元,大到几十万元,涉及人数之众、金额之多,令人触目惊心。赵应云称,烟酒于他,有如“家庭的印钞机”,“单位给我发的是年薪,我通过处理和变卖烟酒,特别是通过我的司机来变卖,司机给我发的是月薪”。其妻明知这些烟酒来路不正,却乐在其中,“觉得(信用社)是企业性质的,可能没那么严”。今年1月,赵应云被“双开”,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自2018年起,在每年的湖南省纪委全会现场,都会播出警示教育专题片《忠诚与背叛》,与会人员人手一本《警示录》。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反腐专题片既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忠实记录,也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反腐专题片多点开花、渐成惯例,释放了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永远吹冲锋号的强烈信号。
《清廉建设 勇毅前行》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委原书记李新元反思称,自己的毛病是“贪权、贪财、贪色、贪玩”。
“李新元表面上说对党忠诚,实际上却早已丧失理想信念,是典型的‘伪忠诚’。”专题片披露,李新元在各种会议上要求党员干部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自己却首先变质。未如愿晋升副省级干部,他竟听信风水转运之说,把行政大楼前的4000多平米荷花池填平。
李新元善于伪装、到处作秀,包装其廉洁自律形象。其胞弟交代,“表面叫我们不要打着他的旗号,私下里让我们去钦州和贵港拿到项目,非法得到了一定的利益。”接受老板宴请时,他多次带头并号召在场公职人员各自掏出100元作为“伙食费”。
经查,2003年至2021年,李新元直接或通过其特定关系人索取和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亿余元。其中党的十八大后收受的占97%,党的十九大后收受的占82%。最终,李新元被“双开”。2022年9月,李新元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从主政一方的‘一把手’蜕变成当地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专题片披露的案例警示我们: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庄德水说:“必须坚决摒弃权宜之计、一时之举的思想,坚决克服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坚决防止转变风向、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剖析腐败案件的政治危害,督促引导党员干部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忠诚与背叛》呈现的湖南省湘潭市委原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曹炯芳案,引发关注。不少人注意到,专题片讲述该案的切入点是腐败问题,落脚点是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不坚决、不彻底、不到位问题。
城市建设本应根据地方实际量力而行。2016年5月,曹炯芳就任湘潭市委书记后,在全市大拆大建,不顾财力、不切实际盲目提出,将每一条城市道路打造成景观路、精品路、样板路,累计铺排项目345个,总投资617亿元。钱从何来?曹炯芳给的政策是——创新融资渠道,大开举债闸门。市、县两级平台公司争相当起违规融资举债的急先锋。
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要求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曹炯芳却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继续违规举债,当地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在任5年多里,湘潭成为湖南唯一被财政部列入一类预警地区的市州。
曹炯芳在片中“现身说法”:“正是因为对中央的大政方针贯彻不坚决、不彻底、不到位,有些方面搞了变通,所以为湘潭整个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未来留下了很沉重的负担,我是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为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部署,湖南省纪委监委将违规举债和虚假化债专项监督作为开展政治监督的重要任务。省纪委监委坚持从政治上查起,把债务问题作为审查调查重点,深挖彻查背后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问题,共留置曹炯芳等69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
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涉及党和国家方方面面,每一项都与全国人民当下和未来的生活紧密相关,每一项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这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
海南自贸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对外开放重大举措。人才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生力军。2018年5月,海南启动“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出台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服务保障政策。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办证中心履行出入境管理及户口迁移管理职责,时任中心副主任梁宁、辜春漫等人本应为来琼人才提供便利高效落户服务,却为非法中介团伙办理“假人才”虚假职业证书认证和户口落户大开绿灯。不到两年,累计违规办理3465名“假人才”落户,帮中介非法获利逾1.6亿元,从中受贿3000余万元。
海口市纪委监委对涉案公职人员立案审查调查1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追回赃款1.6亿余元。梁宁、辜春漫等人被“双开”。市纪委监委发出以案促改工作建议,督促海口市公安局党委开展违规落户人员户籍清退等整改工作。该局在整改中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推出各项为民便民利民举措,户政业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对案件的反思整改,并没有停留在通报个人贪腐问题上,而是通过深刻剖析案件的政治危害,引导大家反思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存在的差距,不断纠正政治偏差,不断校正发展航向。”海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会春说:“政治监督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也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既在“惩”字上下功夫,又着力做好“治”的文章,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清廉建设 勇毅前行》中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要着力在“惩”字上下功夫,又要做好“治”的文章。
自2015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先后有四任“一把手”被查处。作为继任者,该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李健却并未汲取教训。他让妻子改行当律师,通过收取服务费等方式来收受好处费。2014年至2021年,李健利用职务便利,为20多人在工程项目承揽、物资采购、人事任免、刑罚执行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2037万余元。2021年8月,李健被“双开”。2021年12月,李健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150万元。
针对此案暴露的监狱系统“一把手”腐败、官商勾结等突出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加大整治力度,查处钟山监狱二监区原教导员向军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分析研判腐败问题成因,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推动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制定了24项制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组织开展全区监狱系统“系统促治”工作,紧盯监狱系统“减假暂”、工程项目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人财物审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研究制定《广西监狱人民警察错案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暂行)》,划出错案追责“红线”;建立健全招投标代理机构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建立“防火墙”;建立计算机随机抽取代理机构、业主评委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招标采购工作信息化管控,做到全程留痕;完善“减假暂”案件信息化办案平台,实现案件档案数字化,可查询、可追溯。
《利剑护航自贸港》中,这样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2020年10月,在海南省纪委监委督促下,临高县政府对长岛蓝湾房地产项目3栋违建高楼依法拆除。
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素有“鱼米之乡”美誉。一段时间以来,该县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缺失,县委县政府多名“一把手”自身不正、任性用权,使得长岛蓝湾房地产项目违规建设,侵占海岸带,破坏红色景区风貌。海南省纪委监委坚持自然生态问题和政治生态问题一起查,全面揭开临高系列腐败案的“盖子”,铲除了长期以来阻碍临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积弊毒瘤。
临高在全县广泛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对全县违规填海造地、侵占海岸带等破坏自然生态问题进行排查整改,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违规办企业、插手工程、吃喝风严重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坚决肃清系列腐败案件造成的影响,持续打造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作为临高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临高金牌港开发区一度因不法商人与领导干部相互勾结、霸占公共码头和海域影响开发建设。随着以案促治深入推进,县政府依法收回被长期圈占的金牌港码头使用权,大力发展东港码头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西港码头旅游和游艇生产基地建设,彻底扭转园区发展停滞不前局面,金牌港开发区重焕生机,一跃成为海南十三个重点园区之一。
坚决铲除啃食人民群众利益的“蝇贪”“硕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打虎拍蝇”的背后,是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在专题片中也有生动呈现。
“那大镇那恁村委会爱图村民小组原副组长符冠余,长期把持操纵爱图村民小组,挪用和侵占集体资金几千万元用于偿还债务、个人挥霍及家庭花销。”2018年9月,一封中央巡视组转来的群众来信,引起海南省儋州市纪委监委关注。不久,中央扫黑除恶第18督导组转来的举报件,同样指向符冠余。
调查发现,符冠余长期与多名刑满释放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勾结,聚众赌博,放高利贷,拉拢村民小组干部,威胁恐吓村民。他还操纵村民小组选举,李永海被推到前台,成了爱图村民小组组长,成为其侵占集体资金的帮凶。
儋州市纪委监委抽调多名办案骨干成立专案组,加强与公安机关协同配合,对符冠余等人违纪违法问题深挖彻查。经查,2012年至2018年,符冠余指使李永海从村民小组账户分17次将1677万余元集体资金转入其个人账户,李永海从中侵占93万余元。俩人还非法转让、出售宅基地79套,非法获利4000余万元。2019年7月,符冠余被开除党籍。2020年12月,符冠余、李永海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十九年;分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0万元、100万元,分别并处罚金420万元。
作为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的骨科权威,骨关节外科原主任冯光和骨病外科原主任胡东山非但没有心系患者,反而向他们伸出“黑手”。利用拍板决定用哪家骨科耗材公司产品的权力,他们毫无顾忌从中收取提成,比例最低的8%,高的达25%。这些回扣最终都是由患者来买单。
47岁的王雪是琼海本地人,一直做保洁,其丈夫做保安,家里有80多岁的父母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子女。4年前因突发不适,家人带着王雪找到冯光治疗,做了两次手术。虽说有医保报销,个人仍要负担好几万元。这笔治疗费,对她和家人是笔沉重的负担。王雪的治疗费用中,骨科耗材共计9.8万元,冯光从中提成7800元。
专题片透露,胡东山和冯光在挑选骨科耗材时,从未从患者需要和减轻其负担的角度考虑,而是看哪个骨科耗材能让自己的回扣更高。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胡东山170余次收受回扣228万余元,冯光150余次收受回扣总计382万余元。2021年2月,胡东山、冯光受到政务开除处分,后被判处有期徒刑。
案发后,琼海市人民医院出台规章制度和措施,推动把患者的医疗费用降下来。同类病患较先前的治疗费用普遍下调20%-30%。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坚决整治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多地纪检监察干部在专题片中表示,要坚决铲除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蝇贪”“硕鼠”,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中国纪检监察报)
“三无”电子烟化身“可乐罐” 吸引未成年人“入圈”******
“三无”电子烟化身“可乐罐”公开卖【 多种口味吸引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入圈”】
□ 本报记者 孙天骄
“福禄大彩蛋,强烈推荐!薄荷白桃青提口味全”“兔兔奶茶杯,水基油激爽润口,奶茶般纵享丝滑”“流体暴力熊造型,抽完还能当摆件,颜值真的高”……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线上线下电子烟销售市场出现了大量这种“三无”电子烟产品:外包装上无详细中文说明、无生产厂家等信息,更没有生产许可证。这些“三无”电子烟在外包装上和卖家的推广语中,被称为“一次性气雾剂”“奶茶杯”“可乐罐”“星球杯”等,多种口味是这类商品的主要卖点。
事实上,《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子烟管理办法》等明令禁止除烟草口味以外的调味电子烟。同时,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也是禁止行为。然而,这类“三无”电子烟却以奇特造型、花样口味,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还逐渐吸引不少未成年人“入圈”。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三无”电子烟泛滥会导致多方面的危害,扰乱烟草市场秩序、危害人体健康,而其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更是值得警惕。在多重禁令之下,“三无”电子烟仍野蛮生长,这归咎于交易手段的隐蔽性、监管不力等多重因素,亟待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制。
三无电子烟受追捧
各种口味吸引少年
“前段时间,我本来是想去买普通卷烟的,但进店后,老板向我热情推荐了一款一次性电子烟,说是叫‘可乐罐’,有多种口味,味道甜美,年轻人都爱抽。”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袁先生向记者谈起了第一次购买电子烟的经历。
袁先生去的烟酒店位于朝阳区一小区内。据店主介绍,一次性电子烟可以抽6000口左右,充电就能抽,一支能抽一个月,性价比高,有各种水果口味,比普通卷烟和市面上的普通电子烟都要好抽。出于好奇,袁先生花99元购买了一支柠檬口味的“可乐罐”。
袁先生回家后才发现,这种电子烟可能是“三无”产品。“外包装格外简陋,连生产厂家和生产标准都没有,附带的使用说明书里只有繁体中文。”
抽了一段时间后,袁先生发觉,这种水果味的电子烟虽然没有普通卷烟的焦油味,抽起来味道比较甜美,不过抽多了会感觉嗓子疼,“后来就不敢再抽这类电子烟了”。
近日,记者来到上述烟酒店实地采访,一进门,就看到门口收银台前摆放着大量五颜六色的小瓶子。店主看到记者在观察这些小瓶子后,立刻拿出一个递了过来并说道:“一次性电子烟,有果味的还有汽水味的,不刺激,好多小年轻都买。”
店主口中的一次性电子烟,价格在89元到99元不等,其中一款名叫“兔兔奶茶杯”,外形就像一个迷你的带吸管水杯,包装上还印着卡通兔子图案,分为多种颜色,不同颜色对应不同口味,有奇异果、黑加仑、激爽可乐等。此外,旁边还放着不少某款电子烟的替换芯雾化弹,也有多种口味,如蜜桃多多、元气草莓、冰魄薄荷等。
记者花99元买了其中一款青提味的“兔兔奶茶杯”,在这款产品的外包装上,尽管有某品牌名称,但是生产批号、生产厂家、使用说明等信息一概没有,只有简单的信息表明,该产品烟油容量为15毫升,尼古丁含量为每毫升30毫克。
记者询问店主具体使用方式时,得到的回复是“可以直接用自己的数据线充电,充电就能抽,大概能抽6000口”。在介绍商品时,店主更是多次表示,这种果味电子烟“都是年轻人来买,一次买好几种口味换着抽,其中不乏学生党”。
据了解,“可乐罐”等“三无”电子烟近期在市场上悄然出现,并迅速在年轻人群体中风靡。
江苏南京的段女士逛街时经常看到,有年轻人随身携带造型精致的电子烟,她觉得这样随手拿出来抽一口的感觉很酷,于是特意托朋友买了一款名为“奶茶杯”的水果味电子烟。
“我单纯觉得样子好看,抽着好玩,想着水果味的应该危害也不大。这个和专柜买的普通电子烟不太一样,抽起来味道真的很香,但一天不能抽太多,抽上十几口就感觉嗓子像被顶住一样。”段女士说,这种电子烟的受众主要是年轻群体,身边不少“00后”都在抽。
近日,一名拥有2000万粉丝的测评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则介绍水果味电子烟危害的视频,而在评论中却有不少网友留言称“想买”“有没有卖的”“年轻人谁抽卷烟啊”,对这种水果味电子烟的追捧可见一斑。
相关新闻报道显示,不少中小学校周边店铺向学生兜售果味电子烟。有网友评论称,“我才六年级,班里就有人抽了,老师最近在忙着请家长‘喝茶’”“我现在初二,身边抽的人确实不少”。
禁令之下隐蔽售卖
平台设置专属超话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无论是线下实体门店,还是线上电商平台、社交软件中,都有大量“三无”电子烟售卖情况存在。
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电子烟”关键词时,会直接弹出“绿网计划”页面,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不得发布推广和销售电子烟的信息。平台进一步规定禁止发布电子烟及相关商品,如电子烟套装、雾化器、烟油、烟弹、注油工具或服务、加热卷烟烟具等。
因此,在相关平台检索“果味电子烟”“烟油”等关键词,均显示无搜索结果。
然而,“三无”电子烟并非在电商平台上彻底绝迹,而是以另一种更为隐蔽的形式继续存在。记者以“雾化油”“雾化器”“网红奶茶瓶”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后,立刻弹出市面上“三无”电子烟的类似商品,甚至还有电子烟果味爆珠、果味滤嘴等周边商品。
由隐蔽关键词搜索出的商品,大多是电子烟的果味补充液,其商品详情页中介绍更是模糊其词。例如,某款商品名称为“水果味雾化油草本香薰可雾化专用补充液油电子式高浓度蒸气精油”,月销量已达400多,一个补充液30毫升,55元,下单前咨询客服可获得注油器赠礼。
此类商品的卖家格外谨慎,当记者在聊天框中提到“烟”“奶茶杯”等字词时,客服立刻要求“请撤回消息”,然后称自己卖的是“香薰”。此外,其他店铺亦有将补充液叫作“香水”“食用油”等的情况。
除了在电商平台上“打暗语”售卖商品的情况外,还有不少“三无”电子烟的售卖场所转移到了更为隐蔽的社交平台。在某社交平台上,甚至有“奶茶杯”的专属超级话题,话题中全部是求购、售卖、交易信息,大部分卖家都表示“要的加私人聊天账号私聊,可以同城闪送和快递”。
记者添加了其中几位卖家的聊天账号,询问得知他们既售卖完整电子烟,也售卖补充液,“可乐罐”“奶茶杯”“萌虎杯”等各种网红产品应有尽有,甚至有人声称“厂家直发”,价格在55元到168元不等。
在网络市场里,这类电子烟的价格差异极大,同一款“萌虎杯”,在一名卖家手里的价格是168元,而在另一名卖家那里只需58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从其中一名卖家的朋友圈信息中可知,她还是一名高二学生,本身就是未成年人。聊天过程中,她告诉记者:“身边同龄人都抽,多酷啊。”
然而,在受访专家看来,这些“三无”电子烟大量存在,甚至将触手伸向未成年人,不仅扰乱了烟草销售市场,而且还会造成多种负面影响。
泰和泰(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杰认为,这类“三无”电子烟通过奇特的包装、独特的口味吸引青少年购买,青少年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往往很容易被动走上吸烟道路,最终影响的不只是个人身体健康,也会对教育和社会秩序产生危害。
藏于暗处打击较难
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禁止电子烟烟弹销售除烟草外的其他口味。《电子烟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通过本办法规定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以外的信息网络销售电子烟产品;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然而,多重禁令之下,“三无”电子烟为何仍能轻易买到?
朱杰说,随着电子烟国标的出台,国标电子烟只能卖烟草口味,而“三无”电子烟拥有各种水果口味,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2022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烟草流行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6.1%,其中使用水果味的比重占到63.8%。在2021年中国电子烟消费者偏好口味中,60.9%消费者偏好丰富的水果、食物等其他口味。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吴迪认为,这类电子烟对年轻消费者,特别是未成年人吸引力强。其外观设计十分可爱,包装像零食或玩具,又有多种新奇口味,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诱惑力。青少年处于快速探索、学习周围事物的阶段,对新兴事物存在强烈的好奇,电子烟与传统烟草相比,因外观设计新颖、口味样式各异,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电子烟管理办法》出台后,由于明文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使得一部分青少年群体选择这些‘三无’产品作为新的‘玩具’,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吴迪说。
朱杰还提到,“三无”电子烟在研发、税收、人工等方面,成本远低于国标电子烟,所以价格低廉、利润空间大,因此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商家也更有利可图。同时,由于这类“三无”电子烟多是小作坊式经营,资金、技术投入低,并且藏于暗处,相关部门打击难度较大。
朱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从生产和销售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相关监管部门追根溯源查找不法生产厂商,予以整治打击;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在酒吧、学校等“三无”电子烟集中场合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三无”电子烟销售终端。同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将监管变为群防群治,提高监管效率。
吴迪认为,应当进一步压实网络平台责任,采取技术手段,对一些可能涉及“三无”电子烟的关联词,如“雾化油”等进行审核和筛查,并严格检查平台商家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行为。社交平台对于涉及电子烟及其关联词的信息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排查,应及时封停存在销售电子烟行为的违规账号,对于可疑账号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要重点强化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的主体管理责任,严密排查。快递环节要坚守实名制,严格检查包裹物品,不给违法寄送‘三无’电子烟提供便利。”吴迪说。
朱杰还呼吁,学校及家长应当共同担负教育职责。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法律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让青少年了解烟草的危害,正确引导青少年远离烟草,对于校园不良风气,学校要及时引导阻止。家长也应加强教育和管理,避免青少年前往容易接触到烟草的场合。
漫画/李晓军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